2013 高考地理 冲刺必备 14 种必考题型大突破(选择题+综合题)比较类综合题比较类综合题 1 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它为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高考题中比较类试题的设问方式主要有:比较图中……和……的差异(不同或异同),分析……和……的共同特点(问题),说明图示××和××的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等。 2图Ⅰ和图Ⅱ是某两国跨流域调水工程局部示意图,图Ⅱ中饼图是 C 城市的工业结构图,A、B 是两个水资源调入区代表性城市,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A、B 两城市多年月均温(单位:℃)城市1 月2 月3 月4 月5 月6 月A-3.5-1.34.913.118.823.5B7.29.511.314.218.222.7城市7 月8 月9 月10 月11 月12 月A25.925.921.414.85.5-1.0B26.726.723.618.511.27.3(1)与 A 相比,B 的气温有何特点?(2)分析图中的两个水资源调入区缺水的自然原因的异同点。(3)从经济、劳动力因素分析甲、乙两区域作为农产品商品基地不同的有利条件。【解析】 (1)本题属于“名词比较类设问”。结合表中的气温信息,从气温的高低和气温的变化上进行分析。大多数月份 B 的气温比 A 高,B 的气温年较差比 A 小。(2)本题属于“区域1特征比较类设问”。解题的关键在于成因分析,两个区域气候特征不同,缺水的自然原因要结合气候特征来分析。(3)本题属于“区域特征比较类设问”。根据图中经纬度、海陆轮廓可判断,甲区域在中国,乙区域在美国。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比较、下结论。【答案】 (1)年均温高;年较差小。(2)共同点:年降水总量较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不同点:图Ⅰ调入区春季升温快,蒸发强烈;春季降水少;降水年际变化大。图Ⅱ调入区夏季降水少;地处背风坡,加剧干旱。(3)见下表:甲区域乙区域经济条件市场需求更大工业高度发达劳动力条件劳动力丰富劳动力素质高 3 比较类设问一般有两类:(1)名词比较类。解题思路是:首先搞清名词的含义,包括的主要内容,然后针对内容进行分析、对比。(2)区域特征比较类。解题思路是:先对区域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根据要求对分析内容有选择性地列举比较。这类试题重在分析,次在比较。区域的综合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区域的综合分析主要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进行。【点拨】 三项联系是答题依据:首先,联系题中图表和材料;其次,联系所学教材知识点;最后,联系生活经验和常识。 41.(2012·三明一中高三质检)读“非洲和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