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 17 中国地理教学案(学生版)【解读考纲】考点解读考纲1.中国的政区、人口和民族2.中国的地形和气候 3.中国的河流和自然资源 4.中国的经济发展5.中国的地理差异6.中国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1.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2.中国人口的增长、分布、政策3.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山脉、地形区4.中国不同区域的气候特征与成因及其相应植被景观差异5.中国主要河流、湖泊的水文特点、黄河和长江的开发 6.中国自然资源概况、分布、开发、保护7.中国工农业分布概况和特点8.中国交通运输的地区分布9.北方、南方、西北、青藏地理单元划分、特征、差异 10.中国主要省区、经济区发展条件、特点、关联、差异11.中国主要区域的主要自然灾害、环境问题及综合治理措施。【把脉高考】从考试形式上看,主要以区域图、示意图、统计图等多种形式呈现信息,结合文字材料综合考查区域定位、区域地理特征(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尤其是区域发展、区域环境建设以及区域环境问题的治理以及资源的综合开发。因此,复习时应将重点地区的经纬度范围、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区域环境问题、区域资源综合开发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2013 年高考考查方向预测:1.以表格、统计图为载体,考查区域基础知识,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以表格、分布图、统计图、区域图等多种形式,考查我国主要地区区域自然和经济特征,从而多角度、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3.以范围大小不一的区域图为背景,以热点问题或事件为切入点,综合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河流、植被等)和农业、工业、城市、交通、人口等知识,体现地理的综合性特征。【真题剖析定位】(2012 全国新课标卷)读图 2,完成 6-7 题。图 26.根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A.1 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B.1 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C.7 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D.7 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7.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 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 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 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 (2012 福建卷)37.(37 分)图 13 示意中国东某区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扩大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图 13表 4 1991 年和 2009 年 R 河三角洲经济区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