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讲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考 纲]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3.“文化大革命”。4.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与法制建设。[课 标]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一、新中国的政治建设1.新中国的成立(1)开国大典:1949 年 10 月 1 日,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2)意义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1)目的:为了保障在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向__________顺利过渡。(2)内容(3)性质: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4)意义易混易错 (1)《共同纲领》具有过渡性、革命性,体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特点。(2)1954 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具有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特点。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1)确立:1954 年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作用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确立(2)发展:1956 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______________”的方针。(3)组织形式: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4)意义: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祖国的新局面。思维拓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1)在多党合作的关系中,共产党是处于政治领导地位的唯一政党。民主党派与共产党的关系是一种政治合作,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共同参政的关系。(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多党合作制的政治基础。用心 爱心 专心1(3)多党合作的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一方针是多党合作的思想基础。(4)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合作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最重要的组织形式。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原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内容: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3)实施:到 1965 年我国已建立了五大省级自治区(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