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 讲 宋明理学与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考 纲] 1.宋明理学。2.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课 标] 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2.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一、宋明理学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传播迅速,儒学出现了危机,到唐宋时期,调和之风兴盛,“__________”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2.派别(1)程朱理学① 人物: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______”为核心的观念体系,因而被称为“理学”。“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有程颢、程颐、朱熹。② 主张:“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求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③ 地位:朱熹的代表作是《四书章句集注》,明初时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中的统治地位。(2)陆王心学① 人物及主张② 意义:强调了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方法点拨 图解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3.评价(1)理学是宋明时期儒学的主流,在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影响深远。(2)积极: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3)消极: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扼杀了人们的__________,产生了消极影响。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1.“异端”思想家李贽(1)背景(2)主张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用心 爱心 专心1(1)人物及著作:王夫之《船山遗书》,黄宗羲《明夷待访录》,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2)主张3.评价(1)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2)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带有早期启蒙性质。(3)在其后数百年间仍具有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归纳总结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魏晋至宋儒学的发展状况1.魏晋时期:佛教、道教广为传播。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吸收儒家精华,渐趋中国本土化。道教也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尊道”。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4.北宋: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他们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程朱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