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微生物的利用教案教学课题:微生物的利用高考考点:考点 1: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 考点 2: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考点 3: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考点 4: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1、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 2、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教学难点: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教学性质:二轮复习教案教学课时:6 课时教学过程:一、知识目录: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1)基础知识(2)实验操作2、微生物的分离:(1)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2)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3、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1)果酒、果醋的制作(2)腐乳的制作(3)泡菜的制作二、知识点讲解:知识点 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1、基础知识:(1)培养基:(选修 1P14)① 培养基的分类及应用:a、根据物理性质不同:液体培养基:不加凝固剂;用于工业生产。固体培养基:加凝固剂,如琼脂;用于微生物分离、鉴定,活菌计数,保藏菌种。♦:实验室常用的培养基:琼脂固体培养基;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可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b、根据化学成分的不同:天然培养基:含化学成分不明确的天然物质;用于工业生产。合成培养基:培养基成分明确;用于分类、鉴定。c、根据用途不同:选择培养基: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用途:可用于培养、分离出特定微生物(如培养酵母菌和霉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食盐;在只提供尿素为氮源的培养基中分离培养分解尿素的细菌)鉴别培养基: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用途: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如可用伊红-美兰培养基鉴别饮用水或乳制品中是否有大肠杆菌(若有,菌落呈深紫色,并带有金属光泽)② 培养基的营养配方:培养基的营养是根据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而配制,一般可分为五大类: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水和无机盐。注意:a、异养微生物最常用的碳源是糖类,尤其是葡萄糖;最常用的氮源是铵盐、硝酸盐。对于异养微生物来说,含碳、氢、氧、氮的化合物既是碳源,又是氮源和能源。b、在提供主要营养物质(四种)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满足微生物对 PH、特殊营养物质(生长因子等)及氧气的需求。(选修 1P15)例如:乳酸杆菌(添加维生素),霉菌(PH 调至酸性),细菌(PH 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厌氧微生物(提供无氧条件)。例 1、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