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 18 课 罗斯福新政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出台;识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两个阶段,分析其特点;(2)理解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实质、特点和影响;(3)分析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意义,认识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4)理解罗斯福新政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重要概念,运用具体史实分析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利用教材和相关史料,培养归纳、再现历史事件的能力,提 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2)分组讨论、探究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3)通过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罗斯福不怕困难、锐意改革的精神;认识改革对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有市场、资本主义经济也有计划)。(2)通过教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和以后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又要使学生认识到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调整改革,克服了危机,但不能根本消除危机。【重点难点】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影响难点:金本位制;对“新政”的评价;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学法指导】1.注重前后联系,再现和比较从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再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演变过程。2.通过观察《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理解兴办公共工程的一举多得。3.在学习本课内容时,要学会站在整个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高度来多角度地看待罗斯福新政。学会运用图表法去整理分散的知识点,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问题,初步学会评价方法。4.将罗斯福新政与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联系和比较。三者都是各国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都注重调整生产关系,符合各国当时的实际需要;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三者的背景、实施的前提条件、具体内容、性质、方法和手段和实施的成就等有很多不同点。通过三者的比较,得出以下认识:制定政策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都是经济手段。 5.罗斯福新政与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罗斯福新政采取的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开创了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