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4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第4课《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精品同步学案 人民版选修2

2014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第4课《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精品同步学案 人民版选修2_第1页
1/7
2014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第4课《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精品同步学案 人民版选修2_第2页
2/7
2014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第4课《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精品同步学案 人民版选修2_第3页
3/7
专题二 走向民主的历史步伐第 4 课 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课程标准】1.了解 19 世纪后半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本主张,认识当时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反应。2.说出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斗争的史实,认识中国近代史上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历史进步性和艰巨性。3.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说明其对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影响。【知识梳理】一、“公车上书”——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始1.背景:(1)19 世纪末,列强加快了瓜分中国的步伐,__________加剧。(2)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建立适合 的政治、经济环境。(3)西学东渐之潮的影响,尤其是 后日本迅速崛起的事实对国人产生了巨大的刺激和影响。(4)甲午战争的惨败,不仅摧毁了洋务派的强国之梦,也把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 推到了政治制度变革的最前沿。2.导火线:1895 年 4月,《 》的签订激起全国各阶层人士的愤怒。3.基本过程:康有为、梁启超联络在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联名上书清廷,提出 、迁都、练兵和 四项主张。上书没有递达光绪帝手中,也没能阻止《 》的签订。4.意义:冲破了清政府“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使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由思想理论传播发展为 。二、“百日维新”——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潮1.背景:(1)康有为等维新派人士通过创立报纸、组织学会、开办学堂等方式,宣传维新变法、 。(2)1897 年,德国强占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3)1898 年初,康有为上《 》;1898 年 6 月 11 日,光绪帝颁布《 》,宣布变法。2.主要内容:(1)人事方面:破格召见新人,令参与变法。(2)政治方面:许天下士民上书言事;改革上谕及各部行政命令的传达方式;裁撤闲散机构、裁减冗员等。(3)经济方面:设立 、农工商总局、路矿总局、邮政局;提倡私人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等。(4)文教方面:改科举,废除 ;提倡西学,广设各种专科学堂及中小学堂,创办 ;允许民间自由创立报馆和学会;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新书等。(5)军事方面:裁撤绿营;精练陆军,各省军队皆使用洋枪;添造兵船,增设 等。3.评价:(1)进步性:有利于 参政议政,有利于 经济的发展,有利于 ___________的传播,是近代中国人对民主政治的实践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局限性:没有触动封建体制,没有触及帝国主义的在华特权,也没有实行维新派所倡导的 、设议院和实行 等主张。三、推翻帝制——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的实践1.背景(1)戊戌变法开阔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4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第4课《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精品同步学案 人民版选修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