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五生物的进化考点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2019天津理综,6,6分]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现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B.与浅色岩P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低C.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D.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高考多结合遗传规律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考查进化。解题时需要注意基因型频率和某表现型频率之间的区别、自交和自由交配群体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区别。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该种群是一个自由交配种群,可利用遗传平衡进行计算。考点2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2.[2020安徽芜湖模拟]金虎尾科植物起源于南美洲,之后逐渐迁移至北美洲再扩散到非洲和亚洲。如表列出了金虎尾科植物在不同大洲的主要花部系统和传粉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花对称性花萼腺体传粉者南美洲两侧对称10个油脂腺体美洲特有的集油蜂北美洲辐射对称无花内自交非洲辐射对称无收集花粉的蜜蜂科昆虫亚洲两侧对称无收集花粉的大蜜蜂A.南美洲金虎尾科植物具有油脂腺体是与集油蜂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B.北美洲缺乏集油蜂导致金虎尾科植物发生适应性进化C.非洲和亚洲的金虎尾科植物具有相同的进化过程D.随着金虎尾科植物的迁移和进化物种多样性增加结合材料信息考查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是高考常见的命题形式。本题结合南美洲金虎尾科植物考查该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共同进化的概念,共同进化不但能发生在存在种间斗争的物种之间,还能发生在具有种间互助的物种之间。考点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考法1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分析命题角度1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的分析和判断考情回顾1.[2019江苏,T6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内出现个体变异是普遍现象(√)。2.[2019江苏,T15D]锁阳因长期干旱定向产生了适应环境的突变,并被保留下来(×)[提示:干旱环境起的是选择作用]。3.[2019海南,T25D](题干信息说明:假设在某岛屿上多年来总是存在一个约由m只狼组成的狼群、一个约由n只狼组成的狼群和若干只单独生活的狼)从岛上狼的数量相对稳定可推测岛上环境条件相对稳定(√)。4.[2018江苏,T19C](题干信息说明:由于农田的存在,某种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不同种群,存在生殖隔离(×)[提示: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不存在生殖隔离]。5.[2016江苏,T12D]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提示:基因突变可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使生物发生进化,但进化不一定产生生殖隔离(或形成新物种)]。1[2018江苏,4改编,2分]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繁殖有影响的变异性状B.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D.杂合子连续自交使后代纯合子频率越来越高,说明该种群一定发生了进化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的表现型,对影响个体存活和繁殖的变异性状进行了选择,A项正确;基因突变中的有害和有利突变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项错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C项错误;杂合子通过连续自交导致后代纯合子频率越来越高,但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在此过程中生物没有发生进化,D项错误。A1.如图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X、Y、Z分别表示的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以及隔离B.小岛上蜥蜴原种全部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蜥蜴原种中不同性状个体比例变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D.小岛上蜥蜴新种全部个体所有基因的总和,称为蜥蜴新种的基因库考法2种群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分析及相关计算1.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定义某基因的频率=该基因的某基因型的频率=该基因型的个体数数目÷该基因与其等位基因的总数×100%÷总个体数×100%注意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率不一定改变。2.基因频率的常见计算方法(1)定义法求解基因频率①常染色体上,某基因的频率=×2+某基因纯合子个体数杂合子个体数×2个体总数×100%。②若在X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