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4年高考生物 同步讲练结合素材 课题63 兴奋传递的过程和特点 中图版必修1

2014年高考生物 同步讲练结合素材 课题63 兴奋传递的过程和特点 中图版必修1_第1页
1/3
2014年高考生物 同步讲练结合素材 课题63 兴奋传递的过程和特点 中图版必修1_第2页
2/3
2014年高考生物 同步讲练结合素材 课题63 兴奋传递的过程和特点 中图版必修1_第3页
3/3
课题 63:兴奋传递过程及特点【课标要求】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考向瞭望】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传递方向的探究。【知识梳理】一、兴奋概念: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二、神经元的基本结构:由细胞体和突起(轴突:一条、长、分枝少;树突:数条、短、分枝多)构成。(一)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共同组成神经纤维。(二)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结缔组织膜,就成为一条神经。三、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电传导:(一)过程(如图所示)。(二)特点:1、生理完整性:神经传导要求神经纤维在结构上和生理功能上都是完整的。如果神经纤维被切断,破坏了结构的完整性,冲动不可能通过断口。2、双向传导: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冲动均可沿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3、绝缘性:一条神经包含着许多神经纤维,各条纤维上传导的兴奋基本上互不干扰,被称为传导的绝缘性。4、相对不疲劳性:有人在实验条件下用每秒 50~100 次的电刺激刺激神经 9~12 小时,观察到神经纤维始终保持其传导能力,因此神经纤维是不容易发生疲劳的。四、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传递:(一)突触:一般情况下每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形成接点,由此可分为两类(如图):(二)过程(如图所示):1、突触小泡释放的递质:乙酰胆碱、单胺类物质、氨基酸类物质等。2、递质移动方向: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3、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三)特点:单向传递,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经突触间隙传给突触后膜。【思考感悟】兴奋在神经元之间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传递吗?不能。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通过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传递的 。 【基础训练】1、Ach(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实验人员欲研究 Ach 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简图如下),在除去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①处注入不同浓度的 Ach,②处给予恒定刺激,③、④处分别为灵敏感应时间测量点。测得不同浓度 Ach 条件下③、④两处感受到信号所用时间如下表所示。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B )A、图中⑤、⑥与⑦共同构成一个突触B、实验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防止实验结果受到相关因素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4年高考生物 同步讲练结合素材 课题63 兴奋传递的过程和特点 中图版必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