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教学设计观澜中学 黄璐璐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理解地域分异规律及形成原因;明白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地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2)过程与方法: 运用不同景观图和景观分布图,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能举例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区域综合的地理思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通过认识地理环境的复杂多样性、规律性及整体性,树立科学环境观和因地制宜的思想。2、教学重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3、教学难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4、教学方法:采用读图分析、案例分析及学生讨论、探究的方法5、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指导学生进行课前探索:(出示阅读材料)某一地区自然环境中的植被遭到大规模破坏之后,地表的蓄水能力下降,地面径流增加,对土壤冲刷加剧,造成水土流失,大气湿度减小,气候日渐干旱,整个自然地理景观发生了变化。(学生思考)(1)自然地理环境由哪些要素组成?(2)这一事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什么关系?【讲授新课】(板书)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师归纳)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气候、水文、生物、地貌、土壤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使地理环境成为一个复杂的整体,称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生活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出示案例加强学生的理解)案例 1:案例 2:用心 爱心 专心深圳红树林(位于亚热带海岸)气候温暖湿润形成潮湿的泥质滩地是红树植物和候鸟珍禽以及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大片沙漠、砾漠动植物稀少撒哈拉沙漠(受副热带高压带及信风带控制)地表水贫乏风成作用盛行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案例 3:(教师小结)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上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2)地理环境中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学生活动)尝试动手画出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影响链图(情景活动)假如你是旅游爱好者,从炎热的华南到温凉的北方,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从高山的山麓攀登到山顶,沿途所看到的自然景观有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