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 理 课 堂 提 问 的 误 区 及 对 策 江苏省江都中学 孙志新 摘要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有较大影响。教学实践中,课堂提问存在种种误区,需要更新课堂提问理念,优化课堂提问策略。关键词 课堂提问 误区 对策课堂提问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能力全过程的首要环节。课堂提问环节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堂课教学的质量,必须十分重视。有些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在课堂提问方面经常存在这样一些误区:1.不问。教学设计中没有课堂提问这一环节,整堂课只管自己讲,不提一个问题,"满堂灌"。这是严重忽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表现,是教学思想陈旧的表现。2.为问而问,形式主义。提问过于简单,重复性提问,非相干性提问。不理解课堂提问在整堂课教学结构中的作用,只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孤立元素,对课堂提问作用的理解只是一种简单和形式化的水平,对课堂教学设计缺乏结构性和整体性认识。3.非相关性提问。所提问题与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距离较远,偏离了主题。没有仔细研究提问的方式与内容与教学目标之间的逻辑联系或缺乏准确而明确的把握,大多源于教师个人教学经验和水平的不足。4.提问对象把握不准。只提好学生,不提后进生。只提问自己喜欢的学生,冷落了大多数学生;或对后进生进行惩罚性提问,给学生难堪。这种提问对象的选择错误地依赖个人喜好,从根本上说是歪曲了课堂提问本身最重要的教学功能,而将落点单一放在了课堂提问的教育功能上。5.无层次,缺梯度。提问没有层次性,难易问题无阶梯。这种误区反映了教师备课过程中“备教材、备学生”环节的缺失,教师个人也可能存在逻辑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的不足,处理教材能力有待加强。6.提问内容不明确。提问表达不言简意赅,内容指向不明确,有时不知所云,造成学生无法回答。这是很常见的现象,有时是因为教师个人语言表达能力不高,有时是因为对教学内容不熟悉,对提问内容的表达设计没有认真设计,细化程度不够。7.不回应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对学生的提问不理不睬。提问的目的是提出问题,引导思维,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并为教学目标的逐步完成做铺垫。最常见的是学生如果回答正确,教师不置可否;学生回答错误,教师有时怕麻烦,急于完成教学任务,视而不见。这种错误的处置方法恰恰失去了澄清错误、突破难点的大好机会,很是可惜。8.放得开收不住。提问随意,东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