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药综(一)真题详解分析化学一、名词解释1、共振线共振线resonance line 原子 受到外界能量激发 时,其外层电子从基态 跃迁到激发态 所产生的吸收线 称为共振吸收线,简称共振线。外层电子由激发态直接跃迁到基态时所辐射的谱线称为共振发射线,也简称为共振线。 2、均化效应均化效应 分析化学中,各种不同强度的酸或碱拉平到溶剂化质子水平的效应称为均化效应。3、置信区间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在一定置信水平常,以测量结果为中心,包括总体均值在内的可信范围。4、Molecular ion 分子态离子分子离子molecular ion 有机质谱分析 中,化合物 分子失去一个电子 形成的离子 。 二、选择题1、D(不确定)2、A3、Alg(0.01*KM’)>=6 成立lg(0.01(logKznY-loga))>=6(logKznY-loga)>10816.4-x>8X<8.44、B(不对称电位)相界电位:内部溶液相界电位 E 外,外部溶液相界电位 E 内。相界电位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在溶液中和在硅胶层中 H+浓度不同引起,扩散的结果破坏了界面附近 H+原来正负电荷分布的均匀性,在两相界面形成双电层,产生了电位差。电位差的存在影响 H+在两相间相互扩散的速度,最后形成扩散平衡,建立了平衡的相界电位。液体接界电位(EL )在两种不同离子的溶液或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接触界面上,存在着微小的电位差,称之为液体接界电位。液体接界电位产生的原因:两种溶液中存在的各种离子具有不同的迁移速率而引起。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左图中,两种溶液组成相同,浓度不同时,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扩散,H+迁移速率快,故左边溶液界面带负电荷,右边溶液界面带正电荷,出现液界电位。不对称电位:在玻璃电极膜两侧溶液 pH 相等时,仍有 1mV~3mV 的电位差,这一电位差称为不对称电位。是由于玻璃内外两表面的结构和性能不完全相同,以及外表面玷污、机械刻划、化学腐蚀等外部因素所致的。电极的电位和温度有关,所以测定时应调节仪器的温度钮,将温度设定为待测溶液的温度。饱和甘汞电极在标准缓冲溶液和待测溶液中产生的液接电位不一定相同,二者之差称为残余液接电位,其值不易知道,但只要两种溶液的 pH 值比较接近,残余液接电位引起的误差可以忽略,所以定位时选用的标准缓冲液的 pH 值应尽可能与待测溶液的 pH 值接近。5、C跃迁类型: 1.N-V 跃迁 1) 定义:分子中的电子由成键轨道向反键轨道的跃迁。 2) 分类 (1)σ→σ 跃迁:由 σ 成键向 σ 反键的跃迁。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