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池、地下室抗渗防裂混凝土的施工要点 混凝土在硬化期间,由于水泥水化过程释放的水化热所产生的温度应力和混凝土干缩应力的共同作用,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开裂。污水池、清水池的底板、墙体均为 薄板 型结构(长厚比 L/d>10),对底板而言,受到的约束较小,对墙体而言所受约束较大而且不均匀。板块在温度收缩变形作用下,离开端部区域,在地基约束下,极易形成较大的收缩应力而产生开裂。采纳混凝土膨胀剂是解决抗渗防裂的重要措施之一。 对抗渗防裂混凝土结构而言,在采纳膨胀剂、预设应力等措施的前提下,商品混凝土的制造、运输及现场施工、养护仍然必须有系统而严格的要求,工程各方应对此有充分而正确的认识。 以下为我们在从事混凝土抗渗防裂技术工作方面得出的一点体会,大多已在有关工程的《抗渗防裂施工方案》中加以表述,本文摘其要点,希望进一步得到大家的重视。 一、关于混凝土的生产、运输 1)混凝土配合比与坍落度控制 配合比须经试配后确定,在工期紧张的情况下,也必须做7 天或 3 天的强度测定。对抗渗防裂混凝土而言,不强调早期强度,7 天强度能够达到 28 天标准强度的 70%以上即可符合要求。以下要求除标明 C25 外,对各标号混凝土均适用。 ●水胶比 0.48~0.52(合理调整减水剂用量) ●水泥用量 240~285kg/m3(C25 砼) ●砂率 0.42~0.45 ●容重 23550~2370kg/m3(C25 砼), ●入泵坍落度 14~16cm。如因运输距离远导致在途过程中坍落度损失较大,可适当加入减水剂调节坍落度,但不得随意加水。因为因气温变化,还要考虑混凝土的缓凝时间符合要求。不得为降低成本而放松对混凝土入模性能之要求(有些情况下,混凝土到了现场无法施工,就应另行处理)。 2)关于膨胀剂掺入量 对于抗渗防裂混凝土而言,强度和抗渗等级是重要的技术指标,但抗裂是关键的要素,抗裂是解决渗漏的根本。内掺混凝土膨胀剂是解决抗裂的必要措施之一,因此在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后,其中膨胀剂的掺入量应加以确保,不得少掺或漏掺(因经济利益和/或管理原因)。在施工方向砼拌站出具混凝土需求联系单时,应同时注明膨胀剂的掺量(举例:C25S6,ZY25Kg/m3),避开管理责任的灰色现象出现。 3)原材料质量控制 根据经验,砼站原材料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在打墙板时,原材料应更严格把关,施工方应实地考察。 水泥:P.O.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早强水泥) 砂:中砂,细度模数 2.4~2.8,含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