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 遗传因子的发现、减数分裂和伴性遗传[基本图例][关键语句]1.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2.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3.纯合子体内基因组成相同,杂合子体内基因组成不同。4.纯合子自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5.体细胞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互不干扰。6.F1产生配子的种类是指雌雄配子分别有两种,而不是雌雄配子数量之比。7.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杂交, F2 出现 9 种基因型,4 种表现型,比例是9∶3∶3∶1。8.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产生比例相等的 4 种配子。9.基因型相同的生物,表现型不一定相同。10.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同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别由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所引起。11.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112.减数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似,不同的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13.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都是均等分裂的,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初级(次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极体的细胞质均等分裂。14.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15.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有: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16.受精作用可以激活卵细胞,受精卵核内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17.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18.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萨顿假说。19.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呈线性排列。20.伴 X 隐性遗传病表现出隔代交叉遗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女性患者的父亲、儿子都是患者的特点。21.伴 X 显性遗传表现出连续遗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男性患者的母亲、女儿都是患者的特点。22.伴 Y 遗传病表现出全为男性遗传的特点。23.伴 X 隐性遗传中,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正常男性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正常。24.伴 X 显性遗传中,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正常女性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正常。25.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26.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 DNA 序列,并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核心考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