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课时从容说课1.本课以高中物理课本(必修)第一册为依据.在例题上强调过程图和受力图的重要性,因为有些学生对此不够重视而导致错误,尤其是以后遇到复杂问题的处理时更加突出,比如不注意各段运动中物体受力情况的变化和与之相关的加速度的变化,用前一段运动的加速度代入后一段运动方程进行运算,得出错误结果.教材练习题中没有这类题目,所以可根据学生情况加以取舍.2.解题过程反复强调分析方法、解题步骤,意在培养学生的良好解题习惯和书写规范,由于解题过程要力求详尽,故本课密度较大.为此,解题过程可利用投影片以节省时间.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1)巩固记忆牛顿第二定律内容、公式和物理意义;(2)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例题分析、讨论、练习使学生掌握应用牛顿定律解决力学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2.训练学生解题规范、画图分析、完善步骤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共同探究,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美德.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发现、分析、研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教学设计教学重点 本节为习题课,重点内容是选好例题,讲清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的两类力学问题及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重要的是分析过程、建立图景,抓住运动情况、受力情况和初始条件,依据定律列方程求解.但学生往往存在重结论、轻过程,习惯于套公式得结果,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建立思路、掌握方法是难点.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彩笔.课时安排 3 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内在联系.因此,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即可解答一些力学问题. 我们通过以下例题来体会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思路、方法和步骤.推进新课一、已知受力情况求解运动情况[例题剖析 1](投影)一个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是 2 kg,在水平方向受到 5.0 N 的拉力,物体跟水平面的滑动摩擦力是 2.0 N.(1)求物体在 4.0 s 末的速度;(2)若在 4 s 末撤去拉力,求物体滑行时间.教师精讲(1)审题分析 这个题目就是根据已知的受力情况来求物体的运动情况.前 4 s 内运动情况:物体由静止在恒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4.0 s.受力情况:F=5.0 N,f=2.0 N,G=N;初始条件:v0=0;研究对象:m=2.0 kg.求解 4 s 末的速度 v-t.4 s 后,撤去拉力,物体做匀减速运动,vt′=0.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