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习目标1.掌握能源资源的开发条件,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措施。2.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自主学习一、能源的分类1.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2.非可再生能源(1)类型: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2)特点:数量有限,若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误区警示 可再生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可再生能源的再生是有一定的周期和能力的,当人类的开发利用超过了它的承受能力,或者超出了能源循环的周期,则可再生能源就难以再生。如水能资源是可再生的,但当人类无限度地利用水资源,超出其循环更新的周期时,地表水就会越来越匮乏,水能资源相应地就不复存在了因此,可再生能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资源开发条件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2.市场广阔。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三、能源基地建设1.扩大煤炭开采量:形成了大同、平朔、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1)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2)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向外输出焦炭。特别提醒 “变输煤为输电”对山西的影响有利影响:“变输煤为输电”,延长了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并能降低运输成本,可增加山西经济收入,促进经济发展。不利影响:一是山西缺水,发电要耗费大量水资源,会加重水资源危机。二是当地建设火电站会带来严重的大气污染,加重当地环境压力。四、能源的综合利用1.改革开放初期的产业结构2.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构建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3.结果:单一结构转变为多元结构,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1.山西省能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生态问题;(2)环境污染——“三废”污染。2.保护与治理(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以技术创新为先导,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推进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2)调整产业结构措施: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3)治理“三废”,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合作探究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