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一)学习目标:1.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线速度和角速度。2.了解时差的形成原因,学会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日期变更的判断。自主学习:一、地球的自转2.周期时间旋转角度意义恒星日23 时 56 分 4 秒360°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24 小时360°59′昼夜交替周期3.速度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均为 15°/ 时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 0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如图)(1)昼夜现象① 昼夜半球。② 昼夜界线:AB 线所在大圆为晨昏线(圈),AOB 为晨线。(2)昼夜交替① 成因:地球的自转。② 周期:1 个太阳日。2.产生时差(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的地区,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 (3)时区与区时① 时区:全球划分为 24 个时区,每时区跨经度 15°。② 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2)偏转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误区警示 (1)“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中的“早”与日常生活中的“早”有所不同。前者中的“早”应看东西方位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的时间数值比相对位置偏西的地点大,即时间较早。(2)北京的地方时不等同于北京时间,它是指北京所在 116°E 的地方时,而北京时间是指 120°E的地方时。(3)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指中时区的区时或 0°经线的地方时。合作探究:一、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及影响总结 1.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 0。 2.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速度相同(海拔相同的情况下)。 3.60°纬线上的线速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 4.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每小时 15°,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的对应点的线速度。 5.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因素影响关系纬度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负相关海拔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正相关二、地方时与区时 1.地方时的计算 地方时的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 度 4 分,东加西减,经经计较,分秒必算。”计算时具体可分为四个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 (1)一定时:即确定计算时可作为条件用的已知地方时。光照图中,特殊经线地方时的确定。以下图为例:① 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 12 时,如 ND。② 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 24 时或 0 时,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