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招投标项目管理的模式和经验国际招投标项目管理的模式和经验是怎样的请看下文分析。国际招标投标项目管理没有统一的模式,只有常用的惯例、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招标投标是项目采购的前期阶段,一般可以认为是从项目前期的设计、采购计划、合同分包、委托招标代理(业主自行招标除外)、编制招标文件、发布招标通告、投标人资格预审(资格后审时除外)、投标人现场考察、标前会、澄清、补遗、递交投标书、开评标、发出中标通知书、投标人递交履约保证金,直到合同签订为止的全过程。合同签订后,则进入采购的下一阶段,即合同实施和管理阶段。狭义的采购到合同签订为止,而广义的采购则包括项目实施直至完成的全过程。主动发挥市场作用招标投标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国际上主要依靠市场经济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规律和手段来管理和调节,政府只进行监督和引导。政府制定官方的物价指数,供长期合同在市场物价波动时调整合同价使用。政府不审查服务咨询人、招标代理、监理人、承包商和供应商的资质。对投标人资质的审查注重其所完成的类似项目的经验,避开冒牌顶替、借资投标的情况。投标人依靠诚信才能在市场长期立足和进展。行业协会或某些社会团体可以对投标人的投标业绩进行统计和排序,如美国工程新闻记录、统计每年全球最大的225 家承包商等,但无法律效力。国际上工程和货物招标主要采纳最低评标价法进行评标,将非价格因素折算为报价评标,尽量避开专家打分和表决等人为推断,而且不设废标的上下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假如某投标人多次低于其自身成本投标和中标,其财务状况不能满足资格要求,必定会被市场淘汰,所以不会有投标人同意低于成本投标。政府不建立和保持评标专家库,评标主要由业主和编制招标文件的专家进行。使用招标代理采购使用招标代理进行招标和管理承包商(即国内所谓代建制)代表业主管理项目建设也是国际常见的惯例,世界银行的咨询服务采购指南有如何选择采购代理的规定和管理承包商的定义,联合国专门的采购机构也为其他联合国机构或政府代理采购。但由招标代理采购和管理承包商建设在国际上从来就不是强制性的,由业主根据自身的招标和建设管理能力确定。注册登记是投标前提采购分为公共采购和私营部门采购两大类,这是以采购主体来划分的。世界贸易组织 WTO《政府采购协议》的采购、多边开发银行 MDB 贷款项目的采购、联合国机构自己进行的采购、各国政府出资的政府采购均属于公共采购的范畴,国有企业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