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社会责任实施教育扶贫”经验座谈会发言稿:教育精准扶贫是优质学校的责任 xx 外国语学校自 1994 年建校至今 20 多年来,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学校仔细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在 2025 年总结20 年办学经验、规划学校未来进展方向时,在上级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充分发挥自身办学经验和教育品牌优势,在“大家好才是真好”的办学思想引领下,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与国家级贫困县行唐、灵寿、赞皇、平山、元氏井陉 6 县、12 所中小学校进行校际结对帮扶。教育扶贫被重笔写入石外第三个十年进展规划。 一、聚焦“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教育扶贫要培育全面、充分、健康进展的学生,使其成为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我们在前期对 12 所山区学校调查讨论和分析研判的基础上,根据 12 所山区学校的实际需要和我校拥有的教育资源,找准结合点,重点围绕扶志、扶智、扶德、扶技主题,组织系列活动,实施精准教育扶贫。一是开展学校文化建设进行理想教育,结合学校实际和区域特色建设学校文化,激励学生爱祖国、爱河北、爱家乡,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目标。二是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对标“六个好”创建要求,组织山区学校普遍开展文明班级、“新时代好少年”评选心理健康教育、励志教育等活动,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三是开展丰富的兴趣、技能培育活动,一方面加强对老师队伍培训,使之能够成为培育学生兴趣爱好的引路人,另一方面指导 12 所山区学校开展乡村学校少年宫书法、手工、机器人、种植等学生有浓厚兴趣的活动。 二、明确帮扶思路,抓住两个关键。在中小学,“培育能够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校长和老师是关键,为此我们围绕提振校长和老师“精气神”和练就“真本领”,明确工作抓手,持续精准发力,促进山区学校实现可持续进展。一方面,组织实施“校长素养提升工程”4 年来,我校先后组织山区学校校长和管理干部集中培训882 人次,国内外考察学习 91 人次,到石外挂职锻炼 22 人次,参加国家、省、市各级规划课题讨论 14 项 97 人次,校长素养明显提升。另一方面,组织实施“老师素养提升工程”,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提高教学专业能力为重点。4年来,组织 12 所学校评选“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三爱教育标兵 41 名,制定“山区百名种子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