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 学年高中数学 2.3.3 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第 2 课时)教案 苏教版必修 5(教师用书独具)●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倒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裂项相消法等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理解实际问题中数列求和模型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1)结合实例总结各种常用的数列求和方法及使用技巧;(2)通过公式的灵活运用,进一步渗透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等价转化的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应用数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刻苦求是的精神.●重点、难点重点:倒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裂项相消法等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难点:错位相减法与裂项相消法.为了突破重点,化解难点,要注意抓两点:一抓学生情感和思维的兴奋点,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探索,及时地给以鼓励,使他们知难而进;二抓知识选择的切入点,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所需的知识特点入手,教师在学生主体下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错位相减法与裂项相消法的使用条件、使用对象以及方法步骤.提醒学生关注错位相减法与裂项相消法为什么能用于数列求和,理解这两种求和方法的本质.(教师用书独具)●教学建议 在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本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一般数列的求和问题.倒序相加法是教材在推导等差数列前 n 项和公式时所采用的方法,教学时应提醒学生,1它的使用条件是数列中距首末两项“等距离”的项和为定值;求和时要把“和式”正着、倒着各写一次,相加.错位相减法是教材在推导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时采用的方法,教学时应提醒学生它的使用条件是数列可看成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对应项相乘而得到的;求和时要先写出“和式”,再把它的两边同乘以等比数列部分的公比;最后错位相减.特别当公比是字母参数时要讨论公比是否为 1,当公比为 1 时应直接按等差数列求和,当公比不为 1 时才可以用错位相减法.裂项相消法也是高考常考的一种求和方法,教学时应提醒学生它的使用条件是数列的每一项都可裂成两项之差,并且求和时中间的项可以互相抵消.特别注意抵消后两端可能各剩一项,也可能各剩两项或三项等.●教学流程⇒⇒⇒⇒⇒⇒⇒(对应学生用书第 37 页)2课标解读1.掌握等差(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