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 学 学 科 教 学 计 划2025—2025 学年度第 2 学期 第 10 册学生情况分析全册教学目的要求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和约分。 2.掌握因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 2、3、5 的倍数的特征;会求 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5.探究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究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旋转 90 度;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生活中有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11.体会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 学 进 度 安 排单元教 学 内 容课时数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2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8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15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2第五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3第六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9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3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找次品2第九单元:总复习4教材重难点教学重点: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教学难点: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旋转。培优补差措施 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特别是计算能力的培育,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2、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培优补差工作。组织好一对一帮教学习,抓好后百分之二十学生的学习。 3、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文化知识水平,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在实践中探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深化钻研教材,充分利用 40 分钟,让课堂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