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达人校园挑战赛”活动工作体会为提高高等院校师生国防观念和人民防空意识,营造青年群体参加人民防空建设的良好环境,**民防科普教育馆携手**新闻广播《安全进行时》节目从 2025 年开始,连续四年于每年的 3 月-5 月举办“安全达人校园挑战赛暨安全进高校”活动,**交通大学、东华大学、**中医药大学、**商学院、**电力学院、**师范大学等多所沪上知名高校参赛。通过开展“校园安全宣讲会”、“安全技能培训课”、“安全达人决赛”等活动,重点向大学生宣传民众防护和公共安全基本常识,引导老师和学生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从而为城市构筑防空防灾安全防线奠定青年后备力量,为建设文明、和谐、美好的城市环境积极贡献。活动在社会上获得较好的反响,得到沪上多家媒体的报道,入选全国优秀科普活动案例。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教育馆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组织经验。现将体会总结如下:(一)创新宣传教育工作思路,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与高校团委、保卫处等部门合作,有效整合科普场馆和学校安全课程衔接。针对传统教育方式“重理论,轻实践”,高校学生的安全技能实际实践机会较少这一特点,我馆将民防互动展板、心肺复苏操作模型等“移动的科普设施”搬进了高校校园,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实践安全技能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与民防互动展板的“零距离”互动或者在民防馆科普老师的指导下学习逃生结的打法、灭火器的使用、三角巾包扎法及心肺复苏操作要领等自救互救技能。这样就真正达到了让学生了解、掌握自救互救技能的目的,收到了预期的科普效果。(二)创新宣传教育思想理念,校园内部和社会外部相结合,为高校师资提供安全技能培训,有效提升从事安全教育的老师科学素养。安全教育过程中老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我馆设有专业的自救互救体验区,提供给市民学习、操作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适合高校安全教育课程的老师走进科普馆,进行专业技能演练。待老师“学有所成”后,信任他们的教学内容更有利于带动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我馆为**电力大学、**商学院等高校老师进行过心肺复苏术、三角巾包扎等技能培训,反响较好。(三)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志愿服务与活动开展相结合,充分发挥志愿者能动性,有效拓宽民防科普进高校途径。鼓舞高校志愿者充分发挥积极性,参加策划、组织高校科普活动,探究更加符合同龄人喜好和需求的活动形式从而架起一座更宽阔的科普教育传播进高校的桥梁。在“校园安全宣讲”环节中,交大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