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 2025—2025 年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方案为做好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进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 部 生 活 垃 圾 分 类 制 度 实 施 方 案 的 通 知 》 ( 国 办 发〔2025〕 号)和《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 2025年全省城市建设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xx 建城〔2025〕 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化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城市工作会议要求,以推行生活垃圾分类为突破口,以提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健全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加、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努力提升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二)总体目标。2025 年年底前,在全市推行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生活垃圾实行三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全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第一批试点达到 5 万户,其中文峰区 1.5 万户、北关区 1 万户、殷都区 1 万户、龙安区 1 万户、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xx 县)5000 户。在全市范围内省级以上文明单位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2025 年年底前,全面深化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稳步扩大生活垃圾分类范围。市区居民小区的试点扩展到10 万户;各县(市)开始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试点工作,其中林州市 2 万户,汤阴县 2 万户,内黄县 2 万户,共计 6万户;市生活垃圾分拣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市厨余垃圾处理厂开始建设;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 3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 10%以上。2025 年年底前,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相关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生活垃圾实行四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市区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扩展到 20 万户,市厨余垃圾处理厂建成并投入使用。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 5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 20%以上。二、工作原则(一)政府推动,全民参加。落实各县(市、区)政府主体责任,强化属地管理,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明确法律规范标准,统一管理监督要求。发挥公共机构和企业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居民逐步养成主动分类的习惯,形成全社会共同参加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二)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学习其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