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第二框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学习目标】1.深刻理解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2.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学会辩证思维的方法。3.坚定辩证唯物主义信念;激情投入,享受学习快乐。【使用说明与方法指导】1.课前 15 分钟,依据自学指导,通研课本,搞好勾画,把握教材体系,掌握重点内容。 2.课堂上小组积极合作,互相交流探讨,高效展示点评,分层达成目标。3.必须牢记的知识点:运动、相对静止、规律的含义;物质、运动的辩证关系,运动、静止的辩证关系【预 习 案】一、教材助读:自学指导自主探究本框题主要说明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重点: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规律以及人与规律的关系。难点:如何理解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快速阅读教材 P31—P34,标画出以下问题:1、物质是运动的(1)什么是运动?(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 运动是物质的 和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②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3)什么是静止?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主要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判断并改正1、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和创造规律。( )2、任何规律都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的( )3 、 思 维 规 律 是 主 观 的 ( )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那些不是,并说明理由。1、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不是 ) 理由:规律是事物固有的,生变化;二是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运动。(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①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②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轮。3、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 的、 的、 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这要求我们,必须 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而不是主观臆造的。2、春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