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二语文《劝学》复习学案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二语文《劝学》复习学案_第1页
1/4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二语文《劝学》复习学案_第2页
2/4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二语文《劝学》复习学案_第3页
3/4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二语文《劝学》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熟练背诵《劝学》。2、重述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意图,用于作文材料。3、掌握“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的用法。3、通过做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能力。复习重点:重述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意图,用于作文材料。通过做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能力。复习过程一、回顾预习A、检查课文背诵。B、完成下列题目1、课文有哪几个分论点? 2、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二、自主、合作、探究1、给下列字注音中( ) 舆( ) 槁暴( ) 砺( )参省( ) 须臾( ) 跂( ) 楫( ) 蛟( ) 跬( ) 骐骥( ) 驽( ) 锲( ) 镂( ) 鳝( ) 螯(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意思。(1)学不可以已 (2)木直中绳 (3)虽有槁暴 学 习指导注 意目标 ,心 中有数。在 复习 的基 础上 ,完 成下 列题目。1 (4)金就砺则利 (5)而闻者彰 (6)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翻译下列句子(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写出下列句子中虚词的用法。于 (1)虽然,受地于先王,终原守之。/ 青,取之于蓝 。(2)苛政猛于虎也。/ 而青于蓝。(3)告之于帝。/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者 (1)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假舟揖者,非能水也。(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而 (1)君将哀而生之乎。/ 知明而行无过矣。(2)吾尝终日而思矣。(3)舟已行矣,而剑不行。独 立完成。一 定要 在深 入思 考的 基础上 ,写 出答案。2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5)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三、当堂达标1、通假字虽有槁暴:輮使之然也: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 2、词类活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3、古今异义博学 古义: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爪牙 古义: 今义:比喻坏人的帮凶 寄托 古义: 今义:把感情、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的身上。4、特殊句式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二语文《劝学》复习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