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物理 4.2 实验 探究加速度与力 质量的关系 1 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1学习内容学习指导即时感悟实验目的: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2.掌握利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实验原理:采用控制变量法.当研究对象有两个以上的参量发生变化时,我们设法控制某些参量使之不变,而研究其中两个参量之间的变化关系,这是物理实验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本实验中的参量有 F、m、a三个,采用控制变量法如下:1.保持质量不变,测量物体在不同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力的关系.2.保持物体所受的力相同,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在该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器材: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小车、砝码、带钩细线、小桶(含沙子)、纸带,刻度尺、天平、薄木板.6.算出每条纸带对应的加速度的值并填入表格 1 中. 表格 1 物体的质量一定,加速度与受力的关系 实验次数 加速度 a/(m·s-2) 小车受力 F/N 1 2 3 4 7.保持沙子和小桶的质量不变,在小车上增减砝码,重复上述步骤 4,将实验时记录的数据填入表格 2 中. 自我完成,回顾知识。了解新知引入新知,探索新知1五、数据处理 1.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以拉力 F 为横坐标,加速度 a 为纵坐标,根据逐差法求出的加速度描点,描绘 a-F 图像,看图像是否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若是则说明 a 与 F 成正比. 由实验数据作出 a-F 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 结论:a 与 F 成正比. 2.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以 1M为横坐标,加速度 a 为纵坐标,描绘 a- 1M图像(如果我们作 a-M 图像,那得到的图形是双曲线,不便于分析图像,而如果画 a- 1M图像,则得到一条直线,便于我们分析),看图像是否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若是则说明 a 与 M 成反比. 由实验数据作出 a-M 图像及 a- 1M图像,如图所示. 结论:a 与 M 成反比,即 a 与 1M成正比. 六、误差分析 产生原因 减小方法 偶然 误差 质量测量不准确、计数点间距测量不准确、纸带不严格与木板平行等引起误差. 1.测量长度时,可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采用逐差法或作 v-t 图像求加速度,用图像法分析 a 与 F、a 与 M 的关系 系统 误差 沙和小桶的总质量不能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引起误差. 使沙和小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 七、注意事项1.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