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山西省武乡县第一中学高二地理《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第二课时)》学案

山西省武乡县第一中学高二地理《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第二课时)》学案_第1页
1/3
山西省武乡县第一中学高二地理《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第二课时)》学案_第2页
2/3
山西省武乡县第一中学高二地理《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第二课时)》学案_第3页
3/3
山西省武乡县第一中学高二地理《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第二课时)》学案【学习目标】1、说出荒漠化的含义及其发生的基本过程,能运用荒漠化的概念判断一些实际问题。2、在图上画出西北地区的大致范围、描述自然特征、3、分析荒漠化形成原因,形成荒漠化成因分析答题模式【问题导学】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而消除和减弱人为因素是防治荒漠化的根本途径。分析造成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材料一: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流域面积相当于江苏,浙江两省的总和。它一直以在大漠深处滋润百万亩良田,在沿岸营造大面积的胡杨林和绿色草原而闻名于世。然而这条创造伟大生命奇迹的“生态河”,下游近 1/4 的河道已经彻底断流,塔里木河正一节节的死去。据塔里木河管理局调查,塔里木河干流上共有引水口 138 个,其中上中游河段就有134 个,上游无节制的引水,使得下游来水急剧减少,比 50 年代减少约 80%。专家们不无忧虑地说:用不了多久,不堪重负的塔里木河必将逐渐干涸,下游库(库尔勒)若(若羌)400 公里“绿色长廊”变为古楼兰已为期不远。材料二:在缺乏能源的地区,樵采天然植被是燃料的主要来源,在鄂尔多斯,每年每户大约要挖 67 平方米的沙蒿作为烧柴。在内蒙古东部库伦旗北部的额勒乡,1000 多户居民每年需要的薪柴相当于破坏近 100 平方千米的灌木林。材料三: 材料四: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古代人民利用祁连山冰雪融水和山麓地下水,兴修水利,发展屯田,使这里成为一片富庶的人口密集之地。但是随着人们对河流上游地区的过度开垦,大量破坏固沙植被,致使河流水量锐减或者改道,绿洲水源枯竭,加上战争、瘟疫等原因,大部分古绿洲在经历了汉、唐、明、清几次大规模开发后,相继被迫放弃。阅读上面四则材料思考人类的哪些行为促使了荒漠化的形成?他们分别分布在什么地区?问题七:影响荒漠化形成的人文因素有哪些?问题八:世界荒漠的分布和形成原因: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自然原因:降水— 地形--- 植被— 土壤—人文原因: 人类对植被的破坏1234其中,人类扮演了主要角色,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占到水土流失总量的 90%以上。3.红色荒漠①“红色荒漠”主要分布: ②“红色荒漠”成因:③“红色荒漠”与塔里木盆地荒漠化成因比较:相同点:不同点:4.华北地区是我国沙尘暴频发地区,其主要原因有:①②③总结 地理位置________________ 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山西省武乡县第一中学高二地理《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第二课时)》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