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原平市第一中学 2012-2013 学年高一数学 数列小结项和公式及其推导方法.一、方法总结1.数列是特殊的函数,有些题目可结合函数知识去解决,体现了函数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2.等差、等比数列中,a 1、 na 、n、d(q)、 nS “知三求二”,体现了方程(组)的思想、整体思想,有时用到换元法.3.求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时要考虑公比是否等于 1,公比是字母时要进行讨论,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4.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有:公式法,倒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分组求和法,裂项法,累加法等.二、知识精要:1、数列(1)数列的通项公式 (2)数列的前 n 项和 2.等差数列(1)等差数列的概念 (2)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有哪些? (3)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4)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 (5)等差中项 (6)等差数列的性质1 1.等差数列任意两项间的关系:如果na 是等差数列的第n 项, ma 是等差数列的第m 项,且nm ,公差为d ,则有 2.对于等差数列 na,若qpmn,则 3.若数列 na是等差数列,nS 是其前 n 项的和,*Nk ,那么kS ,kkSS2,kkSS23 3、等比数列(1)等比数列的概念(2)等比中项(3)等比数列的判定方法有哪些?(4)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5)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 (6)等比数列的性质1.等比数列任意两项间的关系:如果na 是等比数列的第n 项, ma 是等差数列的第m 项,且nm ,公比为q ,则有 2. 对于等比数列 na,若qpmn,则 3. 若数列na是等比数列,nS 是其前 n 项的和,*Nk ,那么kS ,kkSS2,kkSS23 附件 1:律师事务所反盗版维 权声明2附件 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学校名录参见:http://www.zxxk.com/wxt/list.aspx?ClassID=30603检测题1.为数列的前 项和,若则( )A.4 B.2 C .1 D .-22.已知数列中,则=( )A.6 B.-6 C.3 D.-33.若,则( )A. B. C. D.非以上答案4.已知数列的前 项和,那么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A. B. C. D.5.设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为,若则( )A.10 B.20 C.30 D.406. 已知在等差数列中,则前 10 项和( )A.100 B.210 C.380 D.4007.在等比数列中,已知则( )A.16 B.16 或-16 C.32 D.32 或-328.等差数列的前 m 项和为 30,前 2m 项和为 100,前 3m 项和为( )A.130 B.170 C.210 D.2609.数列 1,(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