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原平市第一中学 2012-2013 学年高一语文《柳永词两首》预习导航 新人教版 一、常识积累 1、词的起源:兴起于 ,盛行于 ,并在 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 ”、“ ”、“ ”、“歌词”等。 2、词牌和标题: 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 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3、词的分类: 按字数可分为 (58 字以内)、 (59—90 字) (91 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 、 、 、 等。(词的段落叫: 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 和 (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 4、作者简介: 柳永(约 987—约 1053),北宋词人。原名 ,字 ,排行第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 ”“柳七”“ ”。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二、合作探究《望海潮》 1、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试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 答:① 、 、 的都市生活图景。 ②从 ;从历史传统上;从 ;从市井面貌上;从 。 ③抒发 与艳羡之情。 2、这首词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①工于铺叙,一句一景,写景富有层次感。 ②巧用点染。“点”:“ ” “染”: 之美; 之美; 之美。 铺陈:又叫“铺排”,多见于古体诗中,它运用叠句的手法,使句式反复、对称而又富于变化,在诗歌中主要起渲染烘托气氛的作用(乐府民歌《陌上桑》、《木兰辞》中:“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点染:本是国画的术语。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借用到古典诗歌中来,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方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渲染。这在写景抒情诗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要抒发的感情。渲染是为了突出旨意,旨意引1导渲染,相互依存,和谐统一。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其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是点;其余各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