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拿来主义 教案3

拿来主义 教案3_第1页
1/3
拿来主义 教案3_第2页
2/3
拿来主义 教案3_第3页
3/3
拿来主义 教案备课:余幽趣 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课文,学习文章主要采用的两种论证方法:因果论证、比喻论证。 2、赏析鲁迅先生幽默讽刺的文风。 教学方式:教师讲授分析与引导提问相结合,层层深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教学辅助手段:用 Author?/FONT>ware、Photo?/FONT>shop 和 PowerPoint 等软件制作课件,在多媒体 课室通过 PowerPoint 演示(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总:通读全文,划分段落,概括段意,使学生对课文结构内容比较熟悉,并初步思考文章思想内容。初步分析因果论证的方法。 方式:提出思考练习题,学生自己阅读、预习、解答问题为主,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并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好基础。 全文结构: 课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FONT>4):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2 段是揭露国民党政府在学艺(文艺)上奉行“送去主义”的媚外求辱和欺世惑众的可耻行为,主张必须针锋相对,实行“拿来主义” 3、4 段是尖锐地指出“送去主义”的自欺欺人的实质,它必然导致亡国灭种的惨重后果。 第二部分(5?/FONT>9):阐明“拿来主义”的内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第 5 段,承上启下,提出“拿来主义”。 第 6 段,揭示“送去主义”的危害性,揭示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 第七段,揭示“拿来主义”的含义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第八段是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九段是阐明实行“拿来主义”应怎样区别对待文化遗产种的精华和糟粕。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1、朗读课文。 让学生阅读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提问分析全文结构。 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找出答案。 问题:什么是“送去主义”?其具体表现是什么? 分析课文第一部分,提问解答问题。 带着问题阅读 5、6、7 自然段。 问题:“送来主义”和“拿来主义”的含义。 分析“送来主义”和“拿来主义”的含义。 总结分析三种主义,讲解先破后立的因果论证方法。(重点) 小结第一课时内容,提出课后思考题。 思考题:1)完成课后练习第四题,思考第三题。 2)预习后面的课文,思考比喻论证的运用。 板书设计: 破棗送去:主动送去,媚外求荣,自欺欺人 送来:被动接受,没有选择,大受祸害 立棗拿来:主动挑选,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拿来主义 教案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