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省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专题1 第2讲 古代中国的经济学案

江苏省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专题1 第2讲 古代中国的经济学案_第1页
1/7
江苏省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专题1 第2讲 古代中国的经济学案_第2页
2/7
江苏省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专题1 第2讲 古代中国的经济学案_第3页
3/7
第 2 讲 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国古代的商业 商业是中国古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商业活动一直被限制、作为自然经济的附属而存在。尽管如此,在中国古代,商业是一直是向前发展,其表现有:商业活动活跃,富商大贾周游天下;“市” 不断突破政府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商业都会的崛起;明清时期商帮的出现;城市商品经济逐渐向农村渗透等。在2011 年的高考中,先后有浙江卷 15、海南卷 3 等从不同的角度考查了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概况,是本讲中命题频率较高的考点。(2011·浙江卷 15)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货存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C.会馆为旅居异地的同乡商人所组建D.会馆为同一地域的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思路点拨】本题以会馆的功能为突破口,考查了清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概况和再认再现、对材料中有效信息的解读和提取能力。从材料中“吴县……钱江(杭州)会馆”可看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故 A 正确,依据人民版教材,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会馆的出现,与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有关。”故 B 错误,C、D 正确。 自然经济基本特征:“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这一足不是“富足”,而是“满足”。指自耕农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家庭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生产的东西很少在市场上进行交换。(原创)在苏北农村流传着一首民谣:“筛麦子,磨面面,外婆来了吃啥饭?吃燃面,打鸡蛋。杀公鸡,叫鸣哩。杀母鸡,下蛋哩。杀鸭子,鸭子叫的嘎嘎的!”这首民谣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特征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辨析问题的能力。民谣所反映的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生活方式。故选 C。 古老的商业城市重新焕发生机城市是社会的中心,城市往往与商业繁荣联系在一起。工商业的发展、对外贸易的兴盛,促进了城市的繁荣。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经过的交通要道,兴起了一座座繁盛的城镇。自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向西,敦煌、楼兰、龟兹、于阗等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烁在丝绸之路上。唐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省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专题1 第2讲 古代中国的经济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