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书画艺术 书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书法在产生之后,出现了各种风格迥异的书法字体,产生了大量的、不同风格为代表的书法家;追求抒情写意风格的文人画,是北宋之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本讲虽然在 2011 年的高考中不属重点考查内容,只有江苏卷 3 和安徽卷 13 以选择题的形式分别了考查科技和绘画。但综合 2009、2010 和 2011 三年来的高考,我们不难发现,命题者比较偏爱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如:2009 年全国卷 14、广东卷19、上海卷 2、浙江卷 12,2010 年有北京卷 14、福建卷 13,考查的形式,主要是选择题。因此,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2011·安徽卷 13)下图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u,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 【思路点拨】本题以苏轼的作品为突破口,考查学生阅读图文资料和中国画注意写意的风格特征。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对评价的阅读不难看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不追求形似而是注重表达作者的个性和性情。故选 A。 元杂剧与京剧 元杂剧与京剧是中国古代戏剧发展的两座高峰,其特征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将中国古代戏剧概况梳理清楚,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它们不同的阶段特征。 中国古代戏剧发展简表: 产生 从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 成熟 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高峰 京剧的形成 产生清乾隆年间到道光年间,徽、汉合流成熟 同治和光绪年间,出现了同光十三绝 发展 由北京走向全国;又走向世界 (江苏省扬州市 2011 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15)右图是某电影的宣传海报,它再次引发了世人对国粹京剧的关注。以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京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剧的成熟 B.这部电影,可以作为研究京剧艺术的可靠史料 C.通过该电影,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京剧“旦角”的知识D.在乾隆年间,徽剧与汉剧合流,京剧出现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阶段特征和京剧的特点。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A 不正确;B 项中的“可靠”表述不严谨。D 项中的时间“乾隆年间”不正确。道光年间,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就是后来的京剧。梅兰芳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