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讲 世界现代经济文明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国家影响深远,是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主要表现;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社会福利制度也缘于对罗斯福新政中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措施的借鉴。 在 2011 年的高考中,有江苏历史 15、上海历史 18、天津卷 34、浙江文综 24 等 4题从不同的层面考查,是本讲在高考中命题频率较高的考点。(2011·江苏卷 15)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 )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 B.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C.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 D.展望“新经济”时代的奇迹【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对“罗斯福新政”这一历史知识的理解。罗斯福“炉边谈话”的主要内容是向人民阐释新政,C 是新政的内容。罗斯福提倡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但不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排除 A;福利国家的弊端到 20 世纪 80 年代才开始显露,排除 B;“新经济”时代出现于克林顿执政时期,排除 D。故选 C。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几个重要政策的内容易混淆 从列宁到斯大林,苏联(俄)向社会主义过渡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先后实施的重大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等极易混淆。如三个政策中对“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就存在区别,只有新经济政策发挥了这只“手”的作用。(原创)下图反映了苏俄(苏联)居民因食品短缺而排长队购买的情景,这种情景不可能出现于 ( ) A.1918~1920 年 B.1921~1924 年C.1925~1928 年 D.1985~1991 年 【思路点拨】排队购买食品说明还存在着商品交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了商品交换,实行实物配给制,不会出现图中的情景。新经济政策实行于 1921~1928 年,所以 B、C 时间内是可以的,1985~1991 年,苏联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中也是允许商品交换的。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 人类历史的演进过程中,我们要善于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为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如罗斯福新政中“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举办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等就是宝贵的经验无论是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还是对今天的社会主义中国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斯大林模式”虽然引领苏联人民迅速地实现了国家工业化,但是却牺牲了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的利益,农业、轻工业发展落后,日常生活用品严重匮乏,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