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宁县菁华高级中学“四步教学法”课时教学设计课 题苏教版生物必修二 第三章遗传和染色体第一节 基因的分离定律(第二课时)课 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阐明基因分离规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阐明基因的分离定律;掌握显隐性判断方法及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方法;了解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过程与方法通过教科书中设计的“边做边学”活动,使学生深刻领会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归纳孟德尔遗传实验成功的原因,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教学重点基因的分离定律实质;判断显隐性以及纯合子、杂合子的方法。教学难点基因的分离定律实质。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 合作学习法 讲解法教学程序设计教学过程及方法环节一 明标自学过程设计二次备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知道了什么是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及性状分离。那么为什么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都接近 3:1?这些在实验中得出的结果能否用一套理论来解释?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和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学习目标】1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概念和实质;2 显隐性及纯合子、杂合子判断的方法;3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首先,我们就来看一个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小实验,通过实验认识和理解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孟德尔的“假说”。【自学指导一】1 自学 P30“边做边学”后,解决:“两个小罐和红球、绿球分别代表什么?”以及“讨论”中的问题。(约 5 分钟)2 组织学生展示,师做适当点拨1)两个小罐—生殖器官;红球、绿球—配子;2)【点拨】注意事项:小球的手感、质地相同且小罐不透明;混合均匀;随机抓取;抓后放回;重复多次(50-100 次)。【当堂检测】(约 1 分钟)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次抓取的小球应如何处理,原因是什么( )A 重新放回,避免实验结果出现误差B 重新放回,保证每次模拟过程中 A 和 a 出现概率相同C 不得放回,避免实验结果出现误差D 不得放回,避免出现重复计数现象。过渡:孟德尔做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并用自己的思想做出了解释,这种解释没有实验验证前叫做假说。那么他的解释究竟正不正确,还要经实验验证。下面就讲他的验证实验──测交。【自学指导二】1 自学 P30 图文,完成下列问题(约 5 分钟)1) 什么是测交?2) 按孟德尔的解释,杂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