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 5 篇 1.小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 一、说教材 《蓝树叶》这篇课文以李丽借绿铅笔为线索,记叙了一件发生在两位小同学之间的事。课文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使学生产生心理共鸣,读后自然受到助人为乐的思想教育。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还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图照应第二段的内容,第二幅图照应第五段的内容教学时要体现如下思想: 1、发挥汉语拼音帮助识字的作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词句。 3、根据不同人物选择不同的语气、语速,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重难点。教育学生从小就以助人为乐为美德。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及二年级小朋友的实际水平,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我打算用两课时教学,目标设置为: 1、认识本课“术、铅”等 9 个生字,会写“由、术”等 10 个生字。 这目标的确立是因为课标告诉我识字教学是低段阅读教学的重点,因此我把它定为重点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因为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了让学生在识字学文中渗透人文性,所以把这目标定为重点目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难点。 三、说教法 1、图文结合 这篇课文虽不是看图学文,但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无疑对深化理解课文内容有极大帮助。倘若学生能够观察细致,就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真可谓一箭双雕。 2、读中感悟 学习第二至四段,围绕“借”与“不愿借”的四次对话,着重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词句,在读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在读中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3、迁移 结合课文内容,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这种练习的设计有利于发掘学生创新精神,提高教学效率。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出示图画,引起学生的疑问:我们看过的树叶都是绿色的,为什么画上的树叶是蓝色?这样,变老师的提问为学生的质疑,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体现课堂上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促进主体的进展。 (二)读中感悟 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之后,我引导学生三读课文:一读,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二读引导学生理解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读好人物对话的语气。三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小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我所上的是人音版音乐教材中的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这是一首流行于台湾的叙事性民歌,歌曲以一个叙述者的口吻讲述了蜗牛在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