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师生涯讲学案给我启示我老师生涯讲学案给我启示我的老师生涯讲学案给我的启示时间过得真快,07 年 7 月参加实验中学,不觉间整整一年半的日子这样平静地走过,我知道“三主六动〞的教学模式在 06 年 11 月就已经走进实验中学,从这一点看它要早于我的参加。特别想讲讲我在使用讲学案的感悟与收获,这里就让我从刚参加实验中学说起。初到实验中学,陌生的环境,陌生的气氛及高频率的节奏让我一时间挺难适应的,毕竟在安恕工作了 12 年。尤其对于讲学案的熟悉并运用更是一个挑战。我觉得我当时的感受就像一位没有任何准备即已登载一列已经发动并且开始提速运行的火车的乘客,真有些无所适从。记得 7 月 10 日报道上班,当时我接手的网络班已经开始进行假期辅导,没来得及备课,没来得及与学生沟通就匆匆走入课堂,让这些个性极强的学生中途接受我原来就已让我为难,并且要使用让我只闻其名,未见其形的讲学案上课更让我困窘。忙于备课上课的我没有大块的时间静下心来学习讲学案的编写,只能找空向同组的几位同志请教,这时候真的体会到了什么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记得在我的那张办公桌里找到了一张空白的《华南虎》讲学案,当时好似抓到了真经,忙忙浏览后对“自主学习〞及“学后记〞这两个环节印象极为深刻,因为它对自己以前的备课思维是一种豁然的启发,这两个环节比拟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的培育,它不仅思路明确,而且让学生有路可循,这种引领对我本人起到了一个极强的促动,让我产生了讨论讲学案及“三主六动〞课改模式的兴趣。这以后的空闲时间我反复阅读了学校《“三主六动〞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方案》,对“三主六动〞以人为本,追求实际效果的科学理念的认识逐渐加深,让我对学案的态度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钻研,并且产生了极大的认知变化。经过三个学期的实际运用,我从中收获了许多,也产生了许多思考。我觉得学案对我们语文学科影响极大。语文学科有其独特的特点,用省教育学院毓明笠老师的话就是:你们别的学科是学什么考什么,我们是学什么不考什么。它灵活,驳杂,见效慢,积累难。正因为如此我在安恕上班时一位常常到学校送信的邮局临时工戏言:“初中这些学科别的教不了,语文还行。〞这话看似轻视不负责,认真思考一下却反映了这门学科灵活的特点。你看它授课内容可以打乱顺序,不必按先后次序;同一个内容可以采纳不同的课时;同一个内容不同风格的老师授课流程也可以不同,只要与你的教法相搭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