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在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的讲话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回顾总结两年多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政府职能转变情况,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把改革推向纵深。一、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是促进进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十八届二中全会指出,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本届政府成立伊始,开门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推动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作为先手棋。长期以来,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干预过多、管得过死,重审批、轻监管,不仅抑制经济进展活力,而且行政成本高,也容易滋生腐败。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就是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关键一招,也紧紧抓住了行政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把握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社会建设的要害。可以说,这项改革是牛鼻子,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重要作用。两年多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国务院部门共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事项 537 项,本届政府承诺减少三分之一的目标提前两年多完成。投资核准事项中央层面减少 76%,境外投资项目核准除特别情况外全部取消。工商登记实行先照后证,前置审批事项 85%改为后置审批;注册资本由实缴改为认缴,企业年检改为年报公示。资质资格许可认定和评比达标表彰事项大幅减少。中央层面取消停征、减免 420 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每年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近千亿元。在放权的同时,实行措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地方各级政府仔细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做好接、放、管工作。有些省份进展较快,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和下放比例超过一半、最高的达 70%,有的省级非行政许可已全面取消。这一系列改革举措有力解放和进展了生产力,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制造力,促进了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也推动了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和廉政建设,取得了一举多得的成效。新增市场主体呈现井喷式增长,去年达 1293 万户,其中新注册企业增长 45.9%;尽管经济增速放缓,但城镇新增就业仍达到 1322 万人。今年一至四月份,新注册企业继续保持每天 1 万户,城镇新增就业 445 万人。这两年,在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我们没有实行短期强刺激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