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浙江省宁波市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7.2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学案 人民版必修2

浙江省宁波市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7.2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学案 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1/3
浙江省宁波市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7.2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学案 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2/3
浙江省宁波市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7.2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学案 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3/3
第二课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 主义建设道路课程标准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技巧与方法以讲述为主,辅以谈话法和课堂讨论。重点难点重点:认识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难点:斯大林模式特点及其成因的认识。教学过程导入:1924 年 1 月,列宁逝世后,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经济建设路线,开展了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使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成为世界上一流的工业强国。但是,苏联也存在着 严重的问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本身的严重缺陷和弊端,日益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成为后来苏东剧变的历史根源。概念解释斯大林模式:又称斯大林体制或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是指苏联在 20 世纪 20-50 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政治经济体制。(特点:高度集中)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过程:是在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在外部存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内部存在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形成的;它是同当时苏联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水平基本适应的;也与斯大林个人因素有关。预习与交流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1.背景苏联建立。1922、12 列宁逝世。 1924、1必要性(目的):为了加强国防力量维护 , 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 。2.方针提出:1925 年 12 月, 3.过程 “一五”(1928—1932)由一个农业国→农业工业国(三个五年计划) “二五”(1933—1937)实现工业化,工业总产值位居世界 “三五”(1937—1941)因卫国战争爆发中断4.结果: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二、农业全盘集体化1.背景;落后的 难以适应 的迅速发展。 2.方针提出:1927 年, 3.进程:1929 年底 开始农业全盘 ,运动掀起高潮1930 年 整顿、发展1932 年 被作为一个阶级消灭1937 年 农业集体化完成4.特点:大规模、群众性;出现了一些过火行为。5.评价积极:① 是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次尝试,促进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②也为社会主义 创造了条件,为苏联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道路。消极:①与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挫伤 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②从长远看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探究:如何评价农业全盘集体化三、斯大林模式1.标志:1936 年,苏联通过 ,宣布社会主义基本建成。2.特征;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浙江省宁波市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7.2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学案 人民版必修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