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前中学高二语文教(学)案年级:高二 编写人:赵 洁 审核人: 编制时间:2013-3课题班级授课(完成)时间2 课时教师(学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和掌握本文的特殊句式。2、尝试理解孔子关于教育方面的一 些重要思想 过程与方法围绕目标自学为主,理解孔子思想;习题巩固知识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孔子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启发意义 重点难点重点:学习和掌握重点字汇:故 已 诸等 。难点:鉴赏 9、10 则选文教学方法诵读—— 理解——自主讨论 ——点拨自学反馈教学过程 新知导学备注一、点评学案一的完成情况。二、4、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 【注释】旧,过往、过往;以告,应为“以之告” 至于,去到;之,到;焉,哪里。 【译文】(子张问)“崔子杀了齐国的国君,大夫陈文子有马四十匹,却抛下离开齐国。到另一个国家,就说:‘这里的大夫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一样啊。’于是离开这个国家。到了另一个国家,就又说:‘这里的大夫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一样啊。’于是又离开这个国家。(您认为他)怎么样啊?”孔子说:“算得上清白了。”子张问:“算得上仁吗?”孔子说:“不晓得。哪里算得上仁呢?” 【评析】孔子认为,令尹子文和陈文子,一个忠于君主,算是尽忠了;一个不与逆臣共事,算是清高了,但他们两人都还算不上仁。因为在孔子看来,“忠”只是仁的一个方面,“清”则是为维护礼而献身的殉道精神。所以,仅有忠和清高还是远远不够的。 8、【原文】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评析】颜回是孔子得意门生之一,在孔子面前始终是服服贴贴、毕恭毕敬的,对于孔子的学说深信不疑、全面接受。所以,孔子多次赞扬颜回。这里,孔子说颜回“非助我者”,并不是责备颜回,而是在得意地赞许他。 9、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知来者。” 【评析】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注明知识要求:A“识记类”B“理解类”C“应用类”D“能力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