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扬祖国美好未来的优秀文章:“农转非” 农转非 ●黄开贵(四川) 1979 年 7 月,我在合江县马街中学应届高中毕业向往着美好未来,希望考上学校农转非,吃国家按月供应的商品粮。 8 月下旬的一天下午,我在地里学做农活时,大队支书亲自送来一封信。 大队支书说:你的《录用通知书》到了!我上午在公社开会时,邮递员让我带回来给你。 我感激地从大队支书手中接过一封信,牛皮纸信封寄信栏是红色的四川省宜宾地区大中专招生办公室。 我从已被拆开的牛皮纸信封里抽出《录用通知书》、《入学须知》,连续看了几遍 我扛着锄头、背着红苕藤回家了。我把收到《录用通知书》给弟弟妹妹讲了,他们都很兴奋。我们都希望在生产队干农活的爸爸、妈妈、姐姐早一点收工回家看看《录用通知书》。 爸爸、妈妈、姐姐回家后,姐姐拿到《录用通知书》《入学须知》艳羡地看了又看,爸爸、妈妈也很兴奋。 姐姐说:弟娃,你要先去生产大队会计那里开《户籍证明》和需要交多少粮食给国家的《证明》,再去公社办理《户籍迁移证明》,然后去区公所办理《粮食关系转移证明》。 第二天,我把《录用通知书》、《入学须知》装在书包里,走了 3 里多路到了生产大队会计家,将《录用通知书》、《入学须知》递给大队会计。 大队会计看了《录用通知书》、《入学须知》说:祝贺!你是我们大队第一个考学后来办理农转非的。 大队会计翻开我们生产队的账本,一边看一边拨着算盘珠子,开出稻谷 322 斤的单据,盖上大队公章后递给我。 大队会计说:322 斤,是你们生产队上年人均分配的稻谷、小麦、玉米、红苕等口粮,全部折算为稻谷的数字。回家给你爸爸讲,在家里担 322 斤稻谷交到城关粮站,也可以在生产队预支一点。 我得知要交 322 斤稻谷到粮站,兴奋劲儿减少许多 那时,我们生产队是典型的人多地少,辛辛苦苦一年人均分配稻谷 200 斤左右。一年四季一日三餐杂粮为主,红苕稀饭、小麦羹羹、玉米糊糊或小菜稀饭当家 我考上学校跳农门,农转非家里交 322 斤稻谷给国家,今后一段时间一日三餐可想而知了。 我回家后犹豫了很久,才把盖有大队公章的要交 322 斤稻谷的单据给了爸爸。 第三天,妈妈在家里装稻谷的缸里秤了 22 斤,用篾背篼装好。爸爸又到生产队预支 300 斤稻谷,分出 10 多斤装在篾背篼里,其余装在 4 个箩筐里。 爸爸、姐姐和我分别担着、背着稻谷,从赤水河醒觉溪渡口乘渡船过河去城关粮站。 一路上,爸爸、姐姐和我满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