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课程复习一、名词解释(5’×6) 二、简答(8’×6) 三、论述与案例分析(10’+12’)一、名词解释1.霍桑实验: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照明、福利、访谈、群体实验)2.Katz 的管理技能理论:专业(技术)技能、人际(人员)技能、和概念技能。高层管理者要具备很强的概念技能,基层管理者对专业技能要求更高。3.情绪智力:精确的知觉、评估和表达情绪的能力,接近或产生促进思维的情感能力,理解情绪和情绪知识的能力,调节情绪和促进情绪、智力发展的能力。4.损失规避(losss aversion):人们总是强烈倾向于规避损失:一定数额的损失所引起的心理感受,其强烈程度约相当于两倍数额的获益感受。5.社会闲散(social loafing):由于责任的分散,导致群体绩效低于个人绩效的情况。6.映像整饰(impression management):是人在交往中有意控制他人对自己印象的过程。7.敏感性训练(sensitivity training):又称为 T 群体训练和交友群体训练。其核心是通过无组织结构的小组互动来改变成员的行为。它不直接告诉受训者所需学习的内容,而是让学员们自己在群体互动过程中去体会和总结。8.心理契约:个人将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高的一种配合。9.组织承诺:指员工对组织的一种责任和义务,源于对组织目标的认同,由此衍出一定的态度或行为倾向。10.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熟练的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11. 沉没成本效应(sunk cost effect):人们在决定是否做某事时,不仅看这件事对自己有多少好处,还要看自己对这件事已投入多少。12. 社会促进(social facilitation):用于群体成员的存在,促进自我绩效的提高。13. 组织文化及其作用:是一个特定的组织在其应对外部适应性和内部一体化问题的过程中,发明、发现和发展起来的,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并用来教育形成长远正确认识、思考和感觉上述问题的基本假设。作用:积极,导向、凝聚、激励、约束、区分作用。消极,变革和创新的阻碍、多样性的障碍、兼并与收购的障碍14. 期望理论:某一目标对人的激发力量取决于目标的价值(效价)和预计达到目标的可能性(期望值)的乘积 公式:F(激励力量)=V(效价)×E(期望)15. 组织发展(OD):它是所有计划性变革干预措施的总和,它致力于增进组织效率和员工的主观幸福感。 16. 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