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九年级历史下册--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案2-新人教版1

九年级历史下册--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案2-新人教版1_第1页
1/4
九年级历史下册--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案2-新人教版1_第2页
2/4
九年级历史下册--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案2-新人教版1_第3页
3/4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究与曲折。掌握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及苏联解体等。要使学生认识: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赫鲁晓夫改革的成败,分析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直接导致苏联的解体,使学生了解他们的改革对苏联进展产生的重大影响。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的进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有曲折的。二、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是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苏联的解体”是本课的难点。三、教法建议1、本课内容涉及的历史人物多有争议,苏联的解体过程及缘由至今仍有诸多历史之谜。建议老师在上本课前,多搜集各种资料,上课时可适当地给学生补充。或者在课前布置学生查询资料,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互相沟通,这样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并能有自己的分析。2、老师可以结合本课的引言,提出问题:苏联为什么会解体?引起学生兴趣,并明确指出其解体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引出本课将学习苏联的改革和解体。3、在学习赫鲁晓夫改革这一重点内容时,老师可以简单介绍赫鲁晓夫生平,可先出示一些有关赫鲁晓夫的材料,增强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这是历史上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四、教学过程1、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1953 年 3 月,斯大林逝世。1953 年 9 月,赫鲁晓夫正式就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此时,苏联斯大林模式引发的问题已日益显露。老师补充苏联有关工农业进展情况。2、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1)经济改革。首先从农业开始。工业方面,也实行了一些措施。教材介绍了这些措施。(2)政治改革。主要是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强调集体领导原则,平反冤假错案,为受迫害者恢复名誉。3、赫鲁晓夫改革的结果及其原因关于赫鲁晓夫改革的结果,教材简述为:成效甚微。教材分析改革失败的原因是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破除这一模式。对斯大林的批判和政治改革。在客观上看有利于破除对斯大林的迷信,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但同样对斯大林缺乏科学的认识,把斯大林的一些错误,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没有认识到错误的产生固然有个人因素,但根源在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这种对斯大林的一味否定,又引起思想的混乱。4、苏共“二十大”在 1956 年 2 月进行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作的中央工作报告提出了关于国内外形势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些新观点。 苏共“二十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九年级历史下册--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案2-新人教版1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