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解题策略多样化的四招_ --------------------------------------- “算法多样化也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体现”,故本文指的解题策略多样化包括算法多样化。在这里,笔者简要谈谈四招优化策略,但愿抛砖引玉,能给一线老师以启示。 一、算理优化——通过各种方法的算理阐述、比较,使学生确立较优的方法 当多样化的算法呈现后,在学生没有明确每种算法的算理之前,常出现一种见怪不怪的现象: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有些学生并不是自觉地从最优的角度考虑,而是自以为是,总选择自己的方法;有的学生则人云亦云,总以为他人的方法比自己的好。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多种算法算理的比较,可以使学生确立比较好的方法。 如“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口算的教学片断: 1.学生根据情境列出算式:23-8。 2.学生独立探究后呈现如下算法: 生 :23=13+10,13-8=5,10+5=15。① 生 :23=10+13,10-8=2,13+2=15。② 生 :23-8=23-3-5=20-5=15。③ 生 :23=20+3,8-3=5,20-5=15。④ 生 :23=20+3,20-8=12,12+3=15。⑤ 3.优化算法。 师:请说说每一种算法的算理,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 通过算理的阐述、比较,大多数学生认为方法①②比较适合自己,因为这两种方法把20 以外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转化为 20 以内的减法。许多学生认为:方法③,拆数时容易出错;方法④,顺减、逆减也容易出错。笔者曾作过统计,算理没有比较之前,全班 42 位学生只有 32 位喜爱选用方法①②⑤,有 7 位学生拿不定主意。经过算法优化后,喜爱选用方法①②⑤的学生上升为 39 人,其中选方法①②的占了 30 人,拿不定主意者为零。 二、竞赛优化——通过习题的速算竞赛,使学生确立较优的方法 迁移的作用有正负之分,负迁移往往会影响学生较佳方法的确立。另外,对于一年级第一个学期的某些学生而言,算理的比较有时分不清优劣。此时,老师在进行算理比较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习题的速算竞赛,可以提高优化的效果。 例如,教学“9 加几”一课,当呈现各种算法和比较算理后,还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认为 9+6=4+5+1+5 =15 与接着数的方法更好。老师再三解释却作用不大,主要原因在于有些学生信任班内学习“权威”者所选用的方法。此时,老师灵机一动,组织学生开展竞赛。其方法为:题目 8 道,完成的学生立即举手,老师告诉他完成的时间,然后再对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