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 2014 高中地理 3.1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第二课时导学案 中图版必修 21.理解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形成及特点。2.教师举例引导学生分析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环境条件、动植物品种、发展阶段与生 产方式等)及形成条件(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区位理论的具体应用)。【重点难点】 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形成条件;分析某一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自主学习】一、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特点及形成1、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一定地域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成型的区域性的农业生产类型。2、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代表着 的不同组合。3、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作用下,农业历史发展的产物。二、原始迁移农业1、分布:2、特征:3、对环境的影响:三、传统旱作谷物农业1、分布:2 、 特 点 : ① ; ② ;③种植 为主;一般有 传统。3、对环境的影响:一些地区人口密度大,耕作强度高,山区丘陵 ,低洼地区 。四、水稻种植业1、主要分布区: 水稻田分布:多集中分布在 。2、亚洲发展水稻原因① ② ③ 3 、亚洲水稻 种植业的特点、原因及发展措施图 3- 1特点原因发展措施① 小农经营② 单产 、商品率 ③ 机械化水平 ④ 水利工程量 ⑤ 科技水平 【合作学习】讨论:我国西北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哪一种?结合其影响因素说说它具有的特点。【展示提升】小组选代表发表见解【当堂达标】图 3-1 是“水稻的主要分布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水稻分布区的名称:A. B. 、C. 。(2)A、B、C 三地均为 气候区,_________资源丰富。从地形上看,水稻田多分布在______和_________地区。(3)本地区_____稠密,______丰富,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了有利条件。(4)亚洲水稻生产单产量高但商品率低的原因是: 。(5)亚洲水稻种植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学习评价与反思】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视情况而定)教师评价课前表现优( )良( )合格( )还需努力( )A ( ) B ( )C ( )D ( )课中表现优( )良( )合格( )还需努力( )作业情况优( )良( )合格( )还需努力( )完成作品优( )良( )合 格( )还需努力( )检测情况优( )良( )合格( )还需努力( )课后巩固优( )良( )合格( )还需努力( )综合等级优( )良( )合格( )还需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