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保温作用及大气的受热过程,并运用本节知识解释一些地理现象。【学习重难点】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知识补充】对流层:低纬17~18 千米,中纬 10~12 千米,高纬 8~9 千米平流层:对流层顶到 50~55 千米【学习内容】1、大气的受热过程(1) 能量来源: (2) 受热过程① 太阳辐射能穿过大气的过程中,部分被大气 、 或 ,才能到达地面;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 作用。②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又以 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 ,使大气增温,因此 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③ 大气受热过程的意义:影响着大气的 、 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 状态。(3)大气的保温作用① 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能量。大气辐射的方向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大气辐射向下的方向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所以叫 。可见,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一定程度 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 作用。2、阅读 28 页注解分析物体的温度与波长的关系?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分别为何种类型?【小组探究】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地理现象探究点一 运用大气的受热过程,解释中午的气温为什么比早晨的气温高?探究点二 “高处不胜寒”的地理原理,山顶和山脚的气温差异?探究点三 为何冬春季节霜冻总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学习小结】【达标检测】1、读上图,地球大气受热要经过哪些环节来完成?2、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 ) A.太阳辐射 B.大气辐射 C、地面辐射 D.大气逆辐射3、霜冻往往出现于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因为此时( )A、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 地 球 表 面大气的受热过程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强 C、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D、大气的保温作用强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 ( )A、地球表面平均气温降低 B、夜晚的最低温度降低C、白天的最高气温降低 D、气温日较差减小【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