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丰碑》(人教版)在语文教学中进展儿童的想象力,是培育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假如能挖掘教材因素,充分利用思维空间,引导儿童展开合理想象不仅可以进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而且对深化理解课文内容,突破教学难点,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定是十分有益的。 《丰碑》是一篇文艺性较强的课文。通篇,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都没有明说出来,而是蕴含在表达和描写的语言文字之中。其中,第 7 小节先从外貌、神态和穿着三个方面,刻画了一个冻僵了的红军老战士的形象:"好像一尊塑像'、"穿着单薄破旧',其神态"十分冷静'、"十分安详'。接着第 8-12 小节在描写将军见了这位冻僵老战士之后的情感改变过程中,侧面介绍了"他就是军需处长'。最终在第 13 小节里写这位军需处长在风雪中"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如何关怀学生从认识这"好像一尊塑像'的红军老战士,到理解"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的军需处长,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如何通过描写人物外貌,表现人物内在品质,通过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语言,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人物的形象,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本课语言训练的重点。 在教学《丰碑》一课时,老师利用了教材中的三处思维空间,运用"反刍法'引导同学们展开想象,进行听、说、读的综合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当教学进入到第 11 小节的时候,老师用一道过渡题:有人小声地告知将军"这位冻僵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以后,将军的情感发生了怎样剧烈的改变?自读课文第 12 小节。 在儿童自读课文第 12 小节后,抓住第一个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想象:"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可能想些什么?'同时屏幕上显示了将军向军需处长敬礼的图画。学生边看图,边思索。一会儿功夫,学生纷纷举手:"将军想:他就是军需处长?太意外了!'"将军想:我还未了解状况,就先发火,错怪了老人,真渐愧。'"多好的老人呀!为了保证战士们有棉衣穿,自己宁可穿单衣结果冻死了!'"将军想:军需处长真了不得,我们红军部队有这样舍己为人的战士,真值得傲慢和自豪。' 教者此时话锋一转:"大家再轻声读第 12 小节,仔细体会将军的这些想法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我们怎样读才能把将军的情感改变的过程读出来?'学生边读,边查找,边体会。像课文中的"愣住了'"眼睛潮湿了'"跟云中山化为一体'这样难以理解的词句,因为有了前面想象的铺垫,学生也都自己读懂了。再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了将军情感改变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