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一、课前谈话师:两千多年前,孔子曾说过一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说?师:这句话让老师想起了“朋友”这个词语。你有朋友吗?(有)嗯,咱们不谈朋友,由朋友一词,让你想起了哪些与朋友有关的诗句呢?(生回答)师:其实,人生苦短,知音难觅,有关朋友的故事从古到今经久不衰,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发生在 2000 多年前的经典故事。咱们准备上课好不好?二、合作沟通师:谁来大声读一读课题?(齐读)师: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对吗?那么,初读文言文,你有什么感觉?(生回答)孩子们,文言文不好读,有些句子还比较难懂,但是,老师想告诉你们的是:你只有把文言文读好了,读通顺了,读出文言文那种特有的节奏与韵味来,刚才我们说的那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我们今日试着来读一读,先跟着老师读,读时要注意听,注意句子之间的停顿与节奏(师出示全文,配乐朗读,生跟读)师:有没有一点读文言文的感觉?放开声音,自己大声练习朗读,开始。(师巡视指导)师:有没有找到读文言文的节奏与韵味?谁来展示一下,老师信任你是最棒的。(找生读)老师适当的给予评价:你的声音真好听、你读的有板有眼、棒极啦......配乐齐读三、品读体验师:这个故事讲的是谁与谁之间的故事呢?一起说。(板书:伯牙 钟子期)课文中讲到伯牙善......钟子期善......你是从课文的哪些语句中知道的呢?(找生回答)课件出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师:谁来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来学习文言文是一种好的理解文言文的方法)师:谁可以把这两个人的不同读出来(找生读,齐读)师:文中的哪些语句让你感觉到了、体会到了伯牙善鼓琴时,钟子期善听呢?请你细细的再读课文,把那些有关的句子在课文中用你的笔画出来,然后再结合课文后面的注释同桌互相沟通沟通你对这些语句的理解。师:看着你们学的有滋有味的,想必一定有所发现,那我们就来沟通沟通吧!课件出示: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齐读)怎么理解?志在高山中的“志”是什么意思呢?(再找学生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师:请你读一读。师:孩子们,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时,假如你是钟子期,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座怎样的高山?(当学生回答时,师适时引导:你就会赞叹道,读;你就会惊讶的赞叹到,读;你就会情不自禁的赞叹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