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第 1 课时 函数的概念和图象(一)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明确决定函数的三个要素,学会求某些函数的定义域,掌握判定两个函数是否相同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静与动的辩证关系.教学重点:函数的概念,函数定义域的求法.教学难点:函数概念的理解.教学过程:Ⅰ.课题导入[师]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函数的概念,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它是怎样表述的?(几位学生试着表述,之后,教师将学生的回答梳理,再表述或者启示学生将表述补充完整再条理表述).设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中有两个变量 x 和 y,如果对于 x 的每一个值,y 都有惟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 y 是 x 的函数,x 叫做自变量.[师]我们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并且具体研究了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请同学们思考下面两个问题:问题一:y=1(x∈R)是函数吗?问题二:y=x 与 y=是同一个函数吗?(学生思考,很难回答)[师]显然,仅用上述函数概念很难回答这些问题,因此,需要从新的高度来认识函数概念(板书课题).Ⅱ.讲授新课[师]下面我们先看两个非空集合 A、B 的元素之间的一些对应关系的例子.在(1)中,对应关系是“乘 2”,即对于集合 A 中的每一个数 n,集合 B 中都有一个数 2n和它对应.在(2)中,对应关系是“求平方”,即对于集合 A 中的每一个数 m,集合 B 中都有一个平方数 m2和它对应.在(3)中,对应关系是“求倒数”,即对于集合 A 中的每一个数 x,集合 B 中都有一个数 和它对应.请同学们观察 3 个对应,它们分别是怎样形式的对应呢?[生]一对一、二对一、一对一.[师]这 3 个对应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呢?[生甲]对于集合 A 中的任意一个数,按照某种对应关系,集合 B 中都有惟一的数和它对应.[师]生甲回答的很好,不但找到了 3 个对应的共同特点,还特别强调了对应关系,事实上,一个集合中的数与另一集合中的数的对应是按照一定的关系对应的,这是不能忽略的. 实际上,函数就是从自变量 x 的集合到函数值 y 的集合的一种对应关系.用心 爱心 专心现在我们把函数的概念进一步叙述如下:(板书)设 A、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 f,使对于集合 A 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 B 中都有惟一确定的数 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 f︰A→B 为从集合 A 到集合 B 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 x 叫自变量,x 的取值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