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案例假如布置的作业内容“一刀切”,往往容易导致优秀学生“吃不饱”,后进学生“吃不了”.培育不出拔尖的学生,更弥补不了后进生知识的缺漏。鉴于此,我就对数学作业进行分层布置,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进步的空间。一、学生的分层。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给学生分层次:基础好的分为 A 组;基础一般的分为 B 组;剩下的基础较差的为 C 组。二、作业的分层。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我主要设计一些模仿性习题,让他们通过套用公式来尽快巩固学过的知识。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除了进行基础知识的训练外,再做一些学习能力的训练,让他们进行进展性学习。最后是基础好的学生,让他们进行综合性练习,把学过的知识综合起来,真正做到融会贯穿,同时适当加练一些有难度的拓展性练习。下面是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折扣》这一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设计的分层作业:C 类:1.一袋面粉原价 60 元,现在打八五折出售,现价是多少元 2.一台电脑原来售价是4800 元,五 一节搞促销活动,卖•4080 元,这台电脑现在打几折出售 3.一款书包按七五折出售是 75 元,这款书包原来卖多少元B 类:1.小明买了一套玩具,原价 200 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元 2.书店打七五折售书,小丽买书花了 15 元,少花了多少钱A 类:1.水果店把 150 千克苹果按每千克 6 元出售,卖掉 80%后,其余的打八折出售。这些苹果共卖了多少元 2.一件羽绒服,按进价提高 25℅标价,后来,因天气变暖,按标价打七五折出售。这件羽绒服卖出后,是赚了还是赔了这样,基础差的学生和基础中等的学生就能根据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直接完成,知识的应用较为直接,重点是让其巩固课堂上所涉及的知识点;而对于学优生,则以提高拓展为主,充分发挥其敏捷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便提高综合、灵活运用及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每个小学生先天素养和学习水平是不同的,我们要因材施教,给他们分层布置好作业,这样就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也能消除基础较差学生的厌学情绪,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把作业设计成一个“自助餐”,改变了以往的命令式、强制式,让学生有一个较为宽松的作业氛围,使不同进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加作业,培育数学能力。A 必做题⒈ 星星餐:写出每道题的积及相应的口诀。4×7=( ) 7×6=( ) 口诀:( ) 口诀:(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