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4 篇 【有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准备 4 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消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此时此刻需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一个具体的准备了。工作准备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准备 4 篇,希望能够关怀到大家。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准备 篇 1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单元教材分析: 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学问,关怀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 1 厘米和 1 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主要特点有: 1、留意呈现学问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受学习数学学问。 2、通过多种方式关怀学生建立 1 厘米、1 米的长度观念。 3、转变了线段的编排。 单元教学要求: 1、学生初步经受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 1 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米=100 厘米。 3、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育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 1 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米=100 厘米。 2、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育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单元课时支配:约 4 课时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准备 篇 2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及教学准备支配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支配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小数概念的学问和小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应当把握和形成的基础学问和基本能力。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简洁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转变等,并在此基础上学...